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召开 多方共谋和谐生态圈建设
【流媒体网】消息:6月20日,由中广互联发起举办的“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以取长补短、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动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电视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来自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互联网电视牌照商、电视台、内容提供商、各类增值业务提供商、技术企业、投资机构等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参与了论坛,气氛热烈。随后,在6月21日,举办了“DVB+OTT融合创新联盟”筹备会。
图为:DVB+OTT融合创新论坛召开,多方共谋和谐生态圈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同时,这一融合必定是渐进的、可管可控的。国际前沿科技机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及欧洲数字电视发展实践都表明:混合播放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对国内有线电视与互联网电视运营商来说,在单一路线演进风险愈来愈显著的形势下,必须转而积极尝试混合播放这一战略思维,以取长补短、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推动DVB+OTT的深度融合,通过广播与IP分别提供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基于业务组织创新实现最高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而广播服务与IP服务的内在融合与关联互动,有望打造中国式广播宽带混合电视(HbbTV)模式,将实现视频产业与信息、广告、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全新对接,实现真正的业务创新。
作为DVB+OTT联盟的七家发起单位(东方有线、重庆有线、天威视讯、南方传媒、百视通、哈尔滨元申、中广互联)的代表,南方传媒和重庆有线的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致辞。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来自南方传媒、百视通、重庆有线、天威视讯、东方有线、歌华有线、优朋普乐、海思半导体、佳视互动、云立方、TCL、数字太和等十余家分别来自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有线运营商、技术方案提供商的代表发言,共议DVB和OTT融合路径,探讨技术标准、业务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等诸多问题。
创新广电新领域,寻找新机遇
广电总局下发“181号文”确定了中国式OTT TV产业政策。截至目前,已颁发CNTV、杭州华数、百视通、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人民电台共七张互联网电视牌照。根据181号文,牌照方可通过任何宽带互联网连接,直接发展用户进行运营。
据Digital TV 2011年研究报告预测,中国OTT产业收入将从2010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3.8亿美元,增长27倍,OTT电视用户数也将过亿。OTT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技术企业、内容企业及运营商的高度关注,并在各个方面进行着探索与实践。
图为: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张小棣先生代表DVBOTT联盟发起方致辞
[NextPage]
南方传媒互联网电视自2011年3月起正式开播,提供了商业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平稳起步,并取得一定进展。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南方影视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张小棣在代表联名发起方致辞时指出,DVB+OTT是广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必将大大的推进行业资源的协同与整合,实现广电产业的强强联合。对加强广电领域的主渠道建设,巩固广电产业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DVB+OTT融合创新联盟,为创新广电新领域,寻找新机遇,谋求新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张小棣明确表态,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将积极支持DVB+OTT融合创新联盟的发展,希望借助联盟与各位同仁单位携起手来推动合作,共谋发展,实现共赢。
图为:中广互联CEO曾会明分析DVB与OTT融合创新的必要性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以及DVBOTT联盟的七家发起单位之一,中广互联CEO曾会明全程主持当天的论坛并做开场报告《DVB+OTT融合创新的必要性》。曾会明在演讲直言,大视频市场已经来临!首先是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二是各方视频运营主体都在做全媒体、全渠道、全终端的渗透,全面进入PC、手机、Pad以及电视屏;三是内容和网络的一体化运营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无论电信运营商还是有线运营商都有完全被管道化的担心。他认为,“DVB+OTT,实际上是推动有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去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能够有条件地去对接互联网,进而实现数字红利、人口红利之外的业务创新。”
多方共建DVB+OTT生态圈,做大“蛋糕”
目前与南方传媒云视听服务平台对接的一体机终端已经达到了180万,并逐步形成了以智能、3D高档机型为主的高端用户群。南方影视科技发展公司是南方传媒旗下运营互联网电视的机构,该公司总经理李冲在演讲中透露,目前南方传媒互联网电视的主要商业模式还是B2B,与一体机厂商进行合作,向用户免费提供视频服务,由厂商来支付服务费用。未来会逐步过渡到B2C的,向用户直接收费的运营模式。二期业务将向内容更丰富、服务更丰富、应用更丰富的方向来发展。希望能够把它逐步建设演进成为一个家庭影视娱乐终端的智能型操作平台,其中重点推荐宽带互联网与智能电视的相互融合,也希望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采用资源整合的方式,共同拓展业务。
作为7家牌照方之一的百视通,在今年5月成立新媒体研究院,6月6日宣布自主研发成功高清3D智能云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小红”。据百视通副总裁、百视通新媒体研究院院长黄思钧介绍,研究院邀请了国际国外在音视频方面的权威专家做顾问,同时和美国思科公司,上海交大、成都电子科大等机构宣布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百视通新媒体研究院将为提供持久技术支撑而努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电视操作与应用平台,实现家庭电视机的互联互通;研究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如HTML5)及其在互联网电视上的应用;研究内容保护技术,内容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下一代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如H.265,MPEG-DASH;研究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电视上的应用。
重庆有线研究院院长张勇介绍了从2011年开始重庆有线在TV Everywhere方向的尝试。据了解,重庆有线的平台建设规划期望通过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内容运营,统一的计费结算,提供一站式的用户体验和服务;通过智能平台、智能管道和智能终端建设,实现终端能力、网络能力和业务能力自动适配;通过平台合作能力开放实现内容聚合,建立内容供需双方的交换平台。
[NextPage]
天威视讯的OTT业务尝试从2011年就已启动。天威视讯技术部副经理叶晓宇在演讲中透露,天威视讯从2011年开始建设多业务融合平台,该平台把传统的交互电视和OTT业务做了有机结合,实现了包括门户、认证、计费、内容管理、内容调度等几方面的统一。通过这个平台,天威视讯会考虑向互联网做相应的延伸。天威视讯的一些业务已经在5月份文博会上做了演示,计划在7月对一些业务做公测。
上海东方有线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宋旭翃介绍了东方有线的智能电视发展战略。目前东方有线和NGB实验室联合业内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厂商,共同进行智能终端的开发。此项目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宋旭翃透露,上海可能会专门建立一个超过1万平米的视频云基地。
脑力激荡,共议DVB+OTT核心问题及商业模式
当日论坛上,歌华有线副总经理兼运营总监罗小布发表题为《OTT:第二张有线电视网》的主题演讲,反响热烈,TCL全球智能规划总监兼商务总监胡胜钢介绍了欧洲HbbTV标准和业务进展,来自海思半导体、优朋普乐、世纪互联、佳视互动、数字太和的嘉宾分享了对DVB与OTT融合发展的理解以及各自企业相应的解决方案。
图为:高端对话“DVB+OTT核心问题及商业模式”环节
在下午的在“高端对话:DVB+OTT核心问题及商业模式”环节,百视通、南方传媒、天威视讯、歌华有线、河北有线、中广研究等9家单位的代表就DVB+OTT的合作诉求、技术方案、商业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DVB+OTT融合创新联盟将正式成立
图为:6月21日举行DVB+OTT联盟筹备会
6月21日,DVB+OTT联盟筹备会召开,包括国内外五十多家主流企业参与。联合发起单位共同指出,一方面,有线电视网络需要逐步拥抱互联网;同时,OTT给整个视频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时产业联盟这种形式有利于求同存异、推动良性产业链的构建,实现共赢。据了解,联盟为非盈利民间组织,初期下设行业研究组、业务创新组、技术规范组。联盟将在7-8月正式成立,确定联盟章程、组织架构、议事规则、工作计划等。目前,已初步确定增强电视及跨屏应用两个研究方向。
颇为巧合的是,6月20日,LG及TP Vision(Philips的主要股东)发起了“智能电视联盟”,目前正在争取Samsung、Panasonic、Sony等电视机企业加盟。该联盟的目标之一是“一次开发,到处使用”(Build once, run everywhere)。有分析认为,这或许代表智能电视行业希望掌控OTT应用,而将有线运营商甩在一边。
在大视频竞争格局拉开序幕之际,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乃至争夺已经上演。未来五年,将会怎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