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频道 > 会展快讯

合理规划的资金投入,技术才能写出远方的诗

作者:流媒体网    来源:流媒体网   发布时间:2016-04-12 11:27:24

  【流媒体网】消息: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被研制至今,就一直激发着人们深远而浪漫的遐想:《终结者》里天使面孔的反派T-1000屠杀人类场景,简直是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我的机器人女友》给广大宅男设置了一个完美的机器人女朋友,让不少女孩自叹不如;《人工智能》里的情感机器人被程序设定坚持不渝地爱着人类母亲,纯粹而无暇,区别于人类嬗变而多疑的爱……经过类似的观影体验,虽说有人机对抗的担忧,但人们还是非常盼望和服务机器人一起生活,并肩作战,愉快玩耍的。如今发展服务机器人的时机已经到来,我们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约见•服务机器人界”栏目组就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问题,对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教授展开了一场有现实意义的访谈。

  服务机器人产业锋芒初露但限于瓶颈

  汪教授致力于工业机器的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领域研究已有多年,是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上海分会的副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兼自然计算及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微型电脑及应用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评奖专家,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评审专家,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因此对该行业的发展现状有着科研决策专家的深入实质的客观见解。对于行业现状,他表示:完整的服务机器人技术体系是分层次的,从高层次到低层次分别是:机器人决策、运行调度、指令控制和优化、具体执行动作。虽然目前服务机器人行业是市场的焦点之一,以扫地、送餐、看护等类人机器功能博人眼球,但是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仍然处在处于较低层次的生产运动部件开发和组装上,涉及到核心算法和核心芯片的较少,只是做服务机器人运动方式的实现研究,并非具有人文意义的活动模式及思考模式的研究。

  我国企业喜欢用快速投资的方式,投入现有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领域,加以组合、稍微提升,然后生产出“外新内旧”的产品,打着高新“服务机器人”响亮名号,攫取大众目光,赚钱后就迅速撤离行业。企业这样浮躁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带来服务机器人产业技术的根本提升,产业实现智能人机融合的理想之路会走得更为曲折。如果不突破这一瓶颈,服务机器人可能只能算是一个好听的名词而已。

  尊重现实而不限于现实

  服务机器人的产业链条非常之长,如果能形成产业闭环,而不是底层产业组合,中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体系就算做成了,是可以和国际同行一较高下的。目前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已经意识到产业组合并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重要性,并已着手在做。然而汪教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一些领军企业和核心企业的理念还是以很低的投资,把类似企业吃掉,挂上他们的牌子,以较低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快速低层利润,而非突破性利润。他们的思考依然停留在大和小上,而非“壹”和“零”,需要进一步提升。

  国内行业巨头尚且如此,莫论其他力量相对薄弱的企业。这是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目前的实际特征,我们需要尊重现实的投资模式,但对行业现实是可以分层决策加以应对的。如果投资者内部能主动地进行总体规划,尽快地分化、成熟,把资本合理分布在服务机器人产业的高中低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全面兼顾,合理布局,而非依照长期地自然博弈和行业淘汰。

  高科技需高投入创造高收益

  汪教授博学强识,于宏观经济学方面,对服务机器人产业也有全面而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服务机器人是高科技产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如果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是有难以比拟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会把那些只习惯于“拿来即用”、接受不出错的成品技术,高投入、低技术、低风险、赚辛苦钱的企业甩在后面。高科技虽然在初期需要高投入,由于投入和利润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有一定的冒险性,但是高投入如果和社会动态及市场动态预测相符,带来的一定是高收益。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状态威逼了低收入传统行业的大面积垮台,逼着人们去做高风险投资。高科技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或是投资者和民营资本摆脱迷茫期的一个相对安全而高效的落点。无论是从国际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还是我国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智造”的现实需求,投入服务机器人的高端产业都是具有战略眼光,未来会有很好受益的明智行为。

  然而囿于投资的高风险性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完善,对于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投资需要统一规划,需要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联盟开展聚焦企业的预研活动,探讨产业间的合作模式,建立风险投资,需要有魄力有智慧的企业融合高端资本,集中力量组织高科技研发及整体的产业规划。如果可以达成投资融合,必能促成技术创新和产业主动整合,并在之前做好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预测,不管做高或低层次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对智能服务机器人未来发展的美好梦想的实现,需要科研技术人员的艰辛付出和投资者明智长远的投入,同时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不断吸收先进核心技术和国外成熟的产业模式。相信国内外各界人士不懈的努力和投入,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可期。

  若干年后,说不定陪在你身边的就是一个颜值高,脾气好,能力强的服务机器人伴侣。(由于未经夫人审稿,因此最后必须注明:最后这句话可不是汪教授说的!)

责任编辑:lmtw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标注有“流媒体网”字样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流媒体网”。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本站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新闻

{$Hits}